开元,开元棋牌,开元体育,开元棋牌入口,开元APP,开元棋牌官网,开元棋牌官方网站,开元官方网站,开元棋牌APP下载,开元棋牌网站,开元棋牌下载,开元棋牌app下载,开元棋牌试玩,开元体育app下载
全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9.98%提高到46.56%,成功创建国家级城市品牌13个、省级城市品牌21个,巴东县野三关镇、建始县花坪镇、利川市苏马荡等一批特色小城镇成为避暑休闲胜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101.68平方公里增至119.81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由637.91公里增至735.47公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按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区污水处理率由87.72%增至95.6%,乡镇污水处理率由20%增至75%。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处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分类卓有成效,宣恩县珠山镇上湖塘社区、建始县花坪镇小西湖村等24个村(社区)经省住建厅正式命名为湖北省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全州各级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城镇供水设施不断完善,供水能力由40.6万立方米/日增至55万立方米/日,普及率由93.46%增至98.56%。乡镇燃气全覆盖有序推进,用气人口由83万增至97.38万。
(四)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房地产开发建设总投资累计完成644.6亿元,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稳定可控。2016年完成投资97.6亿元,销售商品房305.7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319万平方米;2017年完成投资102.8亿元,销售商品房306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350万平方米;2018年完成投资130.80亿元,销售商品房335.88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443.69万平方米;2019年完成投资152亿元,销售商品房340.56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521.87万平方米;2020年完成投资161.40亿元,销售商品房333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577.79万平方米,消化周期20个月。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完成城镇重点项目投资12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25%以上。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居民每人日均生活用水达到180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达到5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乡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等改造任务,加快提升城乡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天然气管道供气居民达60.6万户,管道供气普及率达到82.2%,天然气供气规模达3.06亿方/年;液化石油气瓶装供气居民36万户,瓶装气普及率达到35%,供气规模1.6万吨/年。
2.建筑业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州建筑业年总产值达到285亿元以上(全口径),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省、州级优质工程占当年竣工工程的10%以上,实现国家优质工程零的突破。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95%以上。控制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省级标准以内,创建省、州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100个。大力推广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确保建筑节能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达到100%。发展绿色建筑466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423万平方米以上。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专业承包企业,鼓励骨干建筑企业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大力提高集约化程度。
(二)提升州城首位度。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按照5A景区标准优化空间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形象魅力、提高建管水平,打造“区域中心城、交通枢纽城、生态旅游城、民族风情城、山水园林城、历史文化城”。大力实施“强州城”战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构筑“一带、两翼、三组团”空间格局。依托清江串联六角亭、舞阳坝、小渡船、旗峰坝、黄泥坝等老城区,构建清江生态人文景观带。州城东翼重点发展金子坝、枫香坪、青树林、土桥坝、蔡家河等片区,打造集综合服务、教育科研、商务居住为一体的东部新城;州城西翼重点发展松树坪、头道水、高桥坝、谭家坝、方家坝等片区,打造集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产业新城。龙凤新区组团以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依托,加快完善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商务居住、绿色产业等主要功能,高标准建设龙凤新区;七里坪组团依托交通便捷优势,重点培育仓储物流、现代制造等主要功能,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临港新区组团以高铁站和机场迁建为契机,强化交通互联互通,重点培育商业服务、物资集散、旅游接待等功能,建设临港经济区。推进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功能再造、品质提升。加快城区出口路和绕城路建设,完成龙凤大道、高旗大道、青树林新区一号路、高旗大道延伸段、209绕城线延伸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城区各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优化州城骨架路网。着力改造主次干道、打通断头路、完善微路网,加快新建一批城市停车场,畅通城市交通。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优化地上地下空间。按照“统筹于州,让利于市,州市一体,共同发展”要求,整合资源、上下联动,不断提升州城建设管理水平。
(三)提升县市城区品质形象。按照利川市城区5A、其他县城4A、乡镇集镇A级以上景区标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城、精品旅游城。全力推进旧城、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燃气管道的更新升级。持续开展“拆围除障”工作,加强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做好城市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口袋公园、小区绿地建设,到“十四五”末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站牌、智慧信号灯、智慧停车场建设,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强化城市管理,扎实开展“治堵保畅、治噪保静、治污保洁”专项治理,着力营造干净、畅通、有序的城镇环境。
(四)增强乡镇聚集效应。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将符合政策条件动态新增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基本消除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加强农房建筑风貌引导,采用二维码、折页、宣传画、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推广农房图集10000户以上。深入推进“擦亮小城镇”工作,小城镇人居综合环境明显改善,环境卫生和城镇秩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小城镇普遍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加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平台日常运行维护监测,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运营评价工作,对负荷率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进水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的乡镇,优化日常考核指标,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全州存在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调查建档,形成“一村一档”和州级数据库,积极评选报送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加快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打造连片保护工作的湖北样板。
(四)加大环卫设施建设,补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短板。加大对城镇超负荷超设计能力上限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提高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加快对现有不达标填埋场的无害化改造,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优化垃圾收集站点空间布局,将城镇环卫设施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提高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探索企业化运作模式,把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推向市场。着力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题,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老旧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全州各县市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快公厕建设与改造,完善公厕布局,加强旅游公厕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公共厕所服务质量。
(七)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绿地绿道、城市带状公园、街旁游园、社区绿地建设,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制定符合发展实际、操作性强的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规划。均衡城镇绿地分布,强化公园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功能,结合老旧城区改造加大老旧公园改造力度,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加强城镇公园建设,坚持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园林绿地“城市海绵”功能,加强林荫路、透水广场、集雨型绿地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挥园林绿化综合功能,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融入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绿色景观,达到“秋冬常绿、四季有花”效果。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带动,实施一批城市绿化精品工程,把绿色生态理念与技术根植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